首页 > 最新公告 >

最新公告

如何在校外机器人课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信息来源: 上传时间:2012-08-22 16:39:27 【字号: 】【打印】【关闭】 【纠错
分享到: 收藏

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机器人培训部部长  牛琦

 

内容摘要:

机器人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已任的综合课程,是通过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基本知识的精选与整合。机器人课程教师要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领者。

主题词:机器人    人文精神    高端技术     品行教育

 

机器人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基本素质为已任的综合课程,是通过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基本知识的精选与整合,用一种新的知识类型和活动方式进行有关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方面的综合方向,是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的课程,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它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性。那么,什么是人文教育呢?

一般来说,我们谈到的人文教育是关于"成人"的教育。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为科学家使不可能的,但是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校外机器人课程由于其本身的技术性、生活性比较其他学科要突出许多,所以,在机器人教学中就有利于开展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机器人课程还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它不仅包括电子技术、机械知识,还涉及到许多其他学科领域的相关内容。因此,就更加有必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    努力创设具有人文精神的课堂环境与氛围。

机器人学科本身的实践性比较强,要让学生能够轻松的掌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创造整体参与氛围,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以合作共事的方式,感知新生的知识结构,产生灵感,缀合而成理性的认识。这种认识来自于对知识的理解、升华,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脱离具体内容的架空分析所得来的标签。比如,我在讲《传感器》一课时,学生们要了解传感器的内部结构,感受传感器的重要性。只靠讲读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无法达到目标的,更谈不上说明其重要性了。在讲课时,我采取了把各种传感器模拟为人体的器官,让学生们身体力行并从中产生兴趣,再配上教师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使学生身临其境。这种师生一体的课堂教学氛围正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社会教师应该转变角色,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人文的关怀

(一)教师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促进者

在机器人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该与教师课堂教学的工作密不可分,不要将培养人文精神与正常的教学活动分开来进行,应该将两者合二为一,将两者有机的联系起来并且将它们融入到一起。

教师在这里应扮演促进者的角色。促进者的角色的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学习、观察、讨论时教师并不清闲,而是积极地看、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安慰和鼓励,使学生思维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师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者

教师不只是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长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收集资料能力等。尤其是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走进社会,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也就是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比如我在讲《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应用》一课时,不仅强调机器人技术不仅能够应用到工业生产方面,还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这样一张《机器人能够做什么》知识拓展表。

机器人种类

特殊功能

应用领域

我对此类机器人的改进措施

 

 

 

 

 

 

 

 

 

 

 

 

 

 

 

 

图(1)

学生在拿到这样一张拓展表之后,个个兴致勃勃的开始观察生活、上网、阅读书籍,查找资料。在上课中我又展示了几种较为普遍的机器人相关课件,之后学生根据这些大量的已有资料,自己整理收集完成了这张拓展表。我认为教师这样的引导方式在机器人课程中可以长期的进行下去。当然更加可以把它作为一项课题进行研究。

机器人这样一门综合性课程,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还可以通过教师有意安排的各种活动增长能力。所有这些活动都是教师根据学生特点,为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而有意设置安排的。例如我在讲《机器人的发展史》一课中,设计了本表。

 

个 人 采 集 信 息 推 荐 表

课题:《机器人的发展史》            姓名:              学校:            

采集指引:

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的认识体系,而技术则是人类改变或改造环境的方法、途径及技能。机器人技术的工业革命的来临,也是技术革命来临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中,科学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科学与技术是机器人工业革命的基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直接推动社会迅速发展。

机器人技术工业革命

主要成就

发明家

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图(2)

设计本表的本质是使教育和教学获得一些实质性的改变,学生素质获得一些真实性提高。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每讲完一课书之后,学生到底知道了些什么,究竟将知识掌握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个问题的提出使我将科研工作带进了校外课堂,我想应该有一种方式或者说是途径能够检测到学生在一趟课中所掌握知识的情况。于是,我采用了表格的形式。

(三)教师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参与者

    校外教师的角色越来越成为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问题的支持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与答案的人。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探究那些学生正在体验的一切。活动将变成一种动态地、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课本仅仅是客体,教师只能是媒体,学生永远是主体。

三、注重学生道德规范教育与品行教育的培养。

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就是人性的教育,是使人"成人"的教育。这当然是一种理想追求。夸美纽斯早就指出:“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那么,要想成为一个人就必须有道德规范和品行。在教授学生社会知识的同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道德规范教育与品行教育。

机器人课程所教给学生的可以说是一种能力的积累。那么,这种能力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获得丰收,获得喜悦。我们不可能培养的每一个孩子长大以后都是科学家。但是,我们必须将他们培养成综合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周鸿文,《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同补性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出版社,2003年第3期    

《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 编辑: 网站编辑) 【字号: 】【打印】【关闭】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