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西城科技馆近期比赛成绩公示(2022年4月)
- 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馆—2021年秋季兴趣小组新生招生通知
- “永远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之 “垃圾分类,你我有责”亲子公益活动圆满举办
- 学党史、听党课、跟党走 —— 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
- 西城科技馆“童心向党、展望未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 西城科技馆“小院士”人工智能挑战教师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 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2021年暑期活动招生计划及报名须知
- “五一”期间西城科技馆党支部深入南营房社区开展“红墙先锋在社区 我为群众办实事”
- 西城科技馆组织开展2021年首都网络安全日参观学习活动
- 馆校携手 科普有约 —— 西城科技馆生态文明建设科普活动在北师大京师附小举行
信息速递
分享到:
收藏
中新社琼海十一月二十二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随着中国正式启动实施“嫦娥”工程一期并明确提出探月三步走的具体时间表,与探月相关的话题开始热遍神州。在这股月球热中,中国科技界也是未雨绸缪,科学家们正积极开展包括月球车在内的各项研究工作。
二十二日在琼海举行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二00四年学术年会“太空与人类文明的未来”分会上,较早开展月球车研究、研制工作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暾,专门结合自己的科研做题为《月球车及驱动控制及导航系统研究》的学术报告。
他介绍说,月球车是在陌生和未开垦环境中工作,十分艰难,限于目前自动化操作水平以及对月球车极高的可靠性要求,它的驱动控制仍应以地面遥控为主,月球车自主操作为辅。无论是何种驱动控制模式,为使月球车在月面运动,都应该完成对月面环境辨识、路径规划、对月球地形和障碍物进行识别、对月球车进行运动控制、由导航系统测量和纠正所行路径等相互依存、首尾衔接的复杂过程。
这位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认为,人类已送上月球的有“阿波罗”有人驾驶车辆、“月球号”无人自动月球车,以及正在研究的和已经发射但计划失败未能登上月球的若干种,这些都可以作为“嫦娥”探月工程的借鉴。中国应从它们的经验中,研究更适合国情的方案,从而使中国的月球车性能更好。
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刘暾还对中国月球车的研制工作提出多项建议:设想中国探月初期主要对月面较平坦地域进行勘查,而且运载器整流罩有足够空间容纳所携带的月球车,因此,中国月球车的总体结构可选择整体式;月球车的车轮数量可取各项性能中等的六轮结构;月球车重量向各车轮分配的原理分为静定和超静定两种,建议采用超静定的摇摆式的悬挂装置,其优点是可以改变车轮与月面接触点的位置,以协助跨越横沟。
中国“嫦娥”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个阶段,计划自二0一二年起实施后两个阶段,月球车研究届时即可派上用场。
- 上一篇文章:未来交通工具的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 下一篇文章:专家称我国三年内完成首次月球探测尚有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