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西城科技馆近期比赛成绩公示(2022年4月)
- 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馆——2021年秋季兴趣小组新生招生通知
- 西城科技馆“小院士”人工智能挑战教师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 西城科技馆“童心向党、展望未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 学党史、听党课、跟党走 —— 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
- “永远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之 “垃圾分类,你我有责”亲子公益活动圆满举办
- “让党徽永放光芒”衍纸动手做公益亲子 体验活动信息
- 西城科技馆党支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暨“文明健康、绿色环保”
- 西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馆工会 —— 开展门头沟双龙峡教职工踏青之旅
- 喜报:西城科技馆环保组师生荣获“美境行动”一等奖
最新公告
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办公室 卢亭
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意见》中指出:要加强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专门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坚持面向未成年人、服务未成年人的宗旨,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于其中,充分发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功能。
一、如何使更多的学生参加群众活动
长期以来,缺乏供青少年开展校外课外活动的场所,即使有供少年开展活动的场所也是活动单一,设施设备简陋,不吸引青少年学生。导致青少年学生走进网吧、游戏厅等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场所。如何使青少年学生享受到健康、有益的活动成了校外教育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落实公益性原则,扩大群众活动的受众面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2006﹞4号),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集体组织的普及性教育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要实行免费。对确需集中食宿和使用消耗品的集体活动,以及特专长培训项目,只能收取成本费用,对特困家庭的未成年人要全部免费。北京市委、市政府为落实中央4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意见》(京办发﹝2006﹞21号),文件提中提出了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教育服务功能的意见,并提出了六点措施。
这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出台,为校外教育机构实施公益性提供了有力保障,为青少年学生能够充分享有校外活动场所提供的优质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参加校外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北京这样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的国际化大都市,要想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参加校外群众活动,那么我们的群众活动形式必须具有时代特点、突出趣味性。
1、群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结合社会热点突出时代性
例如在奥运会期间结合奥运主题活动举行青少年学生的绿色奥运科技环保宣传活动,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奥运的氛围而且也受到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举办“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在学习爱国歌曲的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像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喜欢参加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群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结合青少年学生兴趣突出趣味性
校外教育的理念、模式和目标要求我们群众活动必须满足青少年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他们充当主体的欲望和要求,使他们愉快参与活动,在兴奋和满足中不知不觉的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很多名人名家都是在校外教育活动中从兴趣发展到乐趣,再从乐趣发展到专业的。我们身边有许多演员、歌手、画家和科技工作者都是在校外教育机构中培养出兴趣爱好,最后成为终身职业。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可以激发青少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可以引导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勤于动手动脑;兴趣可以丰富青少年学生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兴趣可以加速青少年学生整体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二、探索创新,创造更多、更好的群众性活动
目前,校外教育机构所组织的群众活动大部分都是常规性的传统活动,无论是在内容上、安排上以及教育意义上都渐渐地对青少年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这就需要校外教育工作者,从活动内容、活动安排等方方面面进行改善才能提升群众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一)丰富、充实群众活动内容,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群众活动的内容,必须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来设计。要坚持以普及性活动为主,力求在活动内容上创新、出彩,以满足青少年学生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为目的,并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其中。
(二)合理安排活动,做到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共同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群众活动在安排上,必须根据校外教育机构自身的类型和规模,充分发挥其各项教育文化服务、示范指导和辐射功能,主动地与学校、社区以及其他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联系配合,积极促进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有效衔接。
通过合理安排群众活动,使中央提出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周有半天时间参加校外活动“,”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精神落到实处,形成制度;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合理安排、统筹规划校外教育机构的开放时间,坚持为青少年学生服务
校外教育机构必须坚持常年开放,尤其是双休日和节假日要延长开放的时间,提高场所的利用率。通过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创造必要条件,对集体组织的普及性教育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实行免费,体现公益性,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收益。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群众活动在校外教育机构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所以校外教育机构要利用好群众活动这个载体,组织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活动,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